北京市近年来通过一系列减税降费及退税政策,显著降低了企业负担,累计规模已超过1500亿元。以下是相关政策及成效的详细分析:
政策背景与目标
经济支持:为应对疫情冲击和经济下行压力,北京落实国家部署,结合本地实际推出税费优惠,旨在缓解企业现金流压力、稳定就业、激发市场活力。
重点领域:覆盖小微企业、科技创新、制造业、服务业等关键行业,尤其倾斜于受疫情影响严重的餐饮、零售、文旅等领域。
主要政策举措
增值税留抵退税:
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尤其是制造业)退还存量留抵税额,直接增加企业可用资金。2022年北京退税规模占全国较大比重,仅上半年便退税约600亿元。
小微企业优惠:
提高增值税起征点、减免“六税两费”(如资源税、城建税等)、延缓缴纳社保费等,惠及全市超90%市场主体。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
科技型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至100%,鼓励创新投入。中关村示范区企业额外享受税收试点政策。
阶段性社保费减免:
对养老、失业、工伤社保费实施阶段性缓缴或降费率,仅2022年缓缴金额即超200亿元。
实施成效
企业减负明显:
1500亿元规模中,留抵退税占比约40%,其余为减税、降费及缓缴。小微企业户均减税超万元,科技型企业研发投入同比增15%以上。
经济复苏助力:
2023年北京GDP增长2%,新增市场主体23万户,政策对稳预期作用显著。
就业保障:
通过社保缓缴等政策,稳定企业用工,全年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
后续措施
精准施策:2024年北京计划延续部分阶段性政策,加大对数字经济、绿色低碳产业的税收支持。
优化服务:推广“非接触式”办税,简化退税流程,确保政策红利快速兑现。
挑战与建议
区域平衡:需关注政策对郊区中小企业的覆盖深度,避免“政策温差”。
长效性:部分企业依赖阶段性政策,需推动其通过政策窗口期提升内生竞争力。
北京通过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有效对冲了经济下行压力,未来需进一步优化政策精准度,巩固经济回升势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