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准是中央银行降低法定存款准备率。国家规定,各个商业银行必须把吸收进来的储户存款的一部分缴存在中国人民银行,这部分存款就是存款准备金,存款准备金率指的是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意味着银行交给央行的钱变少了,可自由使用的钱变多了,有更多资金用来发放贷款,能促进消费和生产。降准与老百姓生活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贷款方面 贷款难度降低:银行可贷资金增加,放贷能力增强,对于有贷款需求的老百姓来说,更容易获得贷款。比如申请房贷、车贷、消费贷时,银行可能会更愿意审批通过,贷款审批流程也可能会更顺畅。 贷款利率下降:降准后商业银行资金成本降低,会通过降低贷款利率来吸引借款人。例如,2025年5月央行降准并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预计带动LPR下行约0.1个百分点,正在供房的人房贷利率可能降低,减轻月供压力。对于准备买车或购买大件商品的消费者,车贷、消费贷利率也可能下调,贷款“门槛”或降低,利好有大额消费需求的居民。就业方面:降准使银行有更多资金向企业提供贷款,企业融资难度降低,获得资金支持后能够更好地维持运营、扩大生产规模,从而可能增加招聘岗位,为打工人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有助于稳定就业岗位。投资方面:市场流动性增加和利率降低通常会推动资产价格上涨,资金成本下降后,更多资本可能流入股市、楼市等领域。有投资意愿的人可以关注这一窗口期,不过也要注意风险管理,避免盲目跟风。理财方面:降准后银行资金压力缓解,存款利率可能进一步下行,尤其是短期定存和活期存款产品收益或将继续走低。相关的货币基金收益率、债券类低风险理财产品收益率可能随市场利率下行。居民需要重新考虑调整资产配置,平衡风险与收益。不过,降准也有可能导致一些负面影响,如可能引起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使得货币购买力下降,影响老百姓的实际生活水平。但总体而言,在经济增长放缓等情况下,降准是一种常见的货币政策手段,旨在通过多种途径促进经济的稳定和发展,进而对老百姓的生活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