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忽悠团”是指近几年每到春耕春管等时期,一些以非法获利为目的的不法分子,通过虚假宣传、欺诈等手段向农民推销假冒伪劣化肥的团伙。以下是关于他们的详细情况:常见作案手法 虚假宣传:如江西丰城的“忽悠团”,其所谓的专家李某在授课时,宣称化肥是高端复合肥,氮磷钾都配够了,还加入了生物药,科技含量高,但实际化肥只有氮肥,基本没有其他微量元素,完全不符合复合肥应有的氮磷钾国家标准。 免费诱惑:以免费听课、提供午餐、赠送小礼物等方式吸引农民参加讲座。如2023年2月,江西景德镇乐平市的近百个种植户被拉到县城酒店听化肥免费讲解课,授课结束后销售团伙还请大家吃饭,边吃边让农民填表下单。 价格欺诈:他们销售的化肥价格看似低廉,如126元一袋的价格比正规化肥便宜二三十元,买一吨能节省几百元,但实际上是伪劣产品,质量根本无法保证。 伪造证件:一些“忽悠团”销售的化肥有知名品牌的外包装,还伪造虚假的合格证,配备相应的假检测报告以及合法的商标,披着合法的外衣售卖伪劣化肥。危害后果 经济损失:农民花高价购买了伪劣化肥,如乐平市种粮大户高焕玉被忽悠买了76袋共3吨多的化肥,结果毫无效果,白白浪费了钱。 农业生产受损:伪劣化肥无法为农作物提供足够的营养,导致农作物产量降低,甚至绝收,严重影响农民的收入,动摇国家粮食生产根基。相关案例 - 江西丰城的张某、司某等人,在明知从焦某处购买的化肥包装袋为复合肥、实际为氮肥的情况下,纠集十余人,先后在江西、福建多地售卖伪劣化肥,销售金额共计177万余元。最终,主犯张某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九十万元;司某被判处有期徒刑九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九十万元;焦某被判处有期徒刑六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四十三万元。防范措施 - 农民购买肥料要选正规门店,认准知名厂家和品牌,同时要学习一些肥料相关知识,提高辨别能力。 - 购买肥料后要保留发票小票等证据,以便出现问题时追责。 - 相关部门要加大打击力度,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防范意识,同时督促农资经营户严格落实进货查验制度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