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是关于“彩陶双连壶等400余件文物回郑州大河村”的相关介绍:事件背景:2025年6月14日,郑州大河村遗址博物馆新馆将开馆试运行,为了让观众更系统地了解大河村先民生活习性,出土于大河村遗址的彩陶双连壶等400余件珍贵文物从河南博物院等地方“回村省亲”,回到大河村遗址博物馆展出。大河村遗址及博物馆新馆概况 遗址情况:大河村遗址距今6800年至3500年,面积达53万平方米,是一处包含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和夏商文化的大型古代聚落遗址。 新馆特色:大河村遗址博物馆新馆展陈面积超过7000平方米,系统陈列1600余件精品文物,整体展陈叙事从世界大河文明的宏观角度切入,聚焦到中国大河文明,再深入展现仰韶文化的全貌及大河村遗址的丰富内涵,全方位勾勒出距今7000-5000多年前的绚烂文明图景。彩陶双连壶介绍 外观形制:彩陶双连壶高20厘米,壶体为红陶泥质,由两只形制相同的陶壶并列连接组成,敞口缩颈,鼓腹平底,腹部连接处有一椭圆形口相通,两侧各饰一耳。壶身以黑彩绘制了平行横线纹,一壶为垂直短竖纹,一壶为倾斜短竖纹。 文化意义:彩陶双连壶是仰韶文化的代表性器物,也是用于部落结盟或重要庆典的礼仪器具,代表着和平友好,其象征意义大于实用意义,是史前工艺美学的典范之作,见证了6000年前部落联盟的礼仪文明。文物“回村省亲”意义 文化传承方面:这些文物回到出土地展出,有助于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人们直观感受中原地区古代文明的发展脉络,增强文化自信。 遗址研究方面:400余件文物的回归,使大河村遗址博物馆的文物更加丰富和完整,为研究仰韶文化以及大河村遗址的历史、文化、社会等方面提供了更多的实物资料,有助于深入挖掘遗址的内涵和价值。 公众教育方面:能让观众更系统地了解大河村先民的生活习性、生产方式、审美观念等,通过近距离欣赏这些文物,感受古代文明的魅力,激发公众对历史文化的兴趣,提升公众的文化素养。 博物馆发展方面:丰富了大河村遗址博物馆的展陈内容,提升了博物馆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有助于将其打造成为集展览展示、数智体验、沉浸研学于一体的公共文化服务空间,成为郑州新的文化地标和城市文化会客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