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是关于“国内首座西安超万吨双幅桥空中转体”的详细介绍:项目概况 名称:“一带一路”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空铁联运项目转体桥。 位置:位于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西侧,跨越中欧班列货运北环线,临近西安地铁10号线。 桥梁结构:是国内首座门式墩顶双幅超宽非对称混凝土梁转体桥,主桥设计为跨度(60+60)米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分幅设置。 转体重量及角度:左右两幅桥分别重达1.1万吨及1.45万吨,总重量达2.55万吨,分别通过逆时针旋转110.01°和顺时针旋转71.26°,在68分钟内到达指定位置。建设背景 交通需求:随着西安浐灞国际港的发展以及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业务的日益繁忙,需要建设一座能够跨越繁忙铁路线的桥梁,以实现铁路、公路、航空的“一单制”联运,提高物流时效,加强陆港与空港的联动发展。 空间限制:桥体与地铁及铁路线路的相对空间位置关系复杂,距离中欧班列货运北环线、西安地铁10号线不足2米,还需避免影响规划的西安地铁3号线及中欧班列货运北环线下预留通道。技术创新 转体球铰技术:创新采用可调节自落梁式转体球铰,在不进行顶梁作业的前提下完成体系转换,实现了高精度动态配重控制,同时满足了绿色建造的环保要求。 施工工艺创新:采用双幅非对称悬浇梁墩顶同步转体施工工艺,确保了双幅桥在超大角度不同向转体过程中的同步性和稳定性。 智能监测与控制:运用BIM技术对整个转体过程进行三维模拟,通过北斗定位、智能监测系统等实现应力与位移的全程可视化、智能化控制,在转体过程中配备了智能转体监测系统实时动态监测,前期为匀速转动,到最后右幅轴线距离剩余1.5米时,改为点动控制模式,确保转体过程安全平稳。建设意义 交通方面:项目建成后,通过高架桥与货运铁路的立体分离,西阎快速路通行效率预计将提升30%,从浐灞国际港到高陵区的车程将由现状的40多分钟缩短至20分钟以内。同步建设的智慧交通系统,可实时优化信号灯配时,动态分流过境货运车辆,使区域路网通行能力提升20%。 物流方面:作为浐灞国际港“陆港+空港”双枢纽的核心纽带,该项目将无缝衔接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与空港新城,实现铁路、公路、航空的“一单制”联运,物流时效将提升1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