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建设银行、招商银行等多家银行推出的经营贷产品最低年利率降至3%,若叠加银行发放的利率优惠券,有些产品利率已低至“2”字头。在此情况下,银行息差压力预计将持续存在,以下是具体分析: 经营贷利率跌穿3%的原因政策引导:近年来,监管部门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降低融资成本。如2025年5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要求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2025年6月,金融监管总局和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文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同时,央行下调再贷款利率和政策利率,带动LPR下行,为经营贷利率下调提供了政策空间。市场竞争:当前商业银行面临着优质贷款项目供给不足、信贷投放难度大的问题。为了争夺有限的优质客户资源,各家银行纷纷降低经营贷利率,通过利率让利吸引客户。 银行息差压力持续的原因信贷投放“量难增”: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不旺,贷款增速承压,银行“以量补价”变得愈发艰难。例如,招商银行行长王良曾表示贷款需求出现断崖式下降,现在的贷款更多投向特定领域,但这些领域无法完全满足银行的放贷需求。风险成本上升:为了扩量,银行被迫下沉到中小微企业甚至边缘客户,信贷风险上升,资产质量管控难度加大,部分银行出现不良率反弹苗头。这意味着银行可能需要提取更多的风险拨备,从而侵蚀利润,进一步加大息差压力。负债端成本难降:从负债端来看,银行整体负债利率已经很低,无论是活期存款利率还是定期存款利率都是如此,负债成本再降的空间有限,难以通过降低负债成本来缓解息差压力。 对银行的影响盈利能力降低:经营贷利率下调会在一定程度上侵蚀银行盈利能力,尤其是中小型商业银行,因其收入结构相对单一,利息收入占比更高,受利率降低的影响更大。促使银行转型:银行需转变经营思路,通过精细化管理提升资本回报,全面盘活存量资源。应围绕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创新更多的金融产品,挖掘有效市场需求,实现业务扩张和资产质量的有效平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