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
已阅读 10 个网页
A股两融余额突破2.5万亿,杠杆资金与4000点之上的市场走向
历史新高之下,暗藏资金流向与杠杆结构的深刻变化。
两融余额再次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截至2025年10月29日,A股两融余额达到2.5066万亿元,首次突破2.5万亿大关,创下历史新高。
这一场景与十年前似曾相识——2015年4月10日,沪指同样站上4000点,两融余额也创下当时新高1.65万亿元。
然而,相同指数点位背后的市场生态早已悄然变革。在当前上证指数重上4000点之际,投资者不禁要问:4000点以上需要多少增量资金?这轮两融增长能否持续?
01 两融新纪录:2.5万亿背后的结构变迁
十年轮回,A股市场再次站上4000点,两融余额也再创新高,但增长节奏已大不相同。
与2015年沪指从3049点上涨至4034点仅用时2个月相比,此轮行情从3040点上涨至4016点,历时近7个月。
市场涨势更为温和稳健,避免了短期过快上涨带来的调整风险。
从两融余额的增长路径来看,今年8月以来,两融余额相继突破多个整数关口。
8月5日重返2万亿元,8月18日突破2.1万亿元,8月26日突破2.2万亿元,9月8日突破2.3万亿元,9月17日突破2.4万亿元,直至10月29日站上2.5万亿大关。
这一持续增长态势反映出杠杆资金对市场的长期看好。
02 杠杆新生态:与2015年的五大差异
当前两融市场与2015年相比,已发生本质变化,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杠杆水平明显降低。当前融资业务最高杠杆为1.25倍,远低于十年前的2倍。同时,两融余额占A股流通市值的比例为2.53%,也明显低于2015年4月10日的3.89%。
交易活跃度处于合理区间。两融交易额占A股成交额比例为12.30%,远低于2015年的17.36%。这一比例的下滑显示出投资者使用杠杆更加审慎。
两融标的大幅扩容。当前A股两融标的数量已达4258只,而十年前仅有912只,增长超4倍。标的扩大使资金分布更为分散,降低了个股风险。
投资者参与更趋理性。截至10月29日,参与融资融券交易的投资者占全体两融投资者的比例为6.66%,远低于十年前14.09%的历史峰值。
资金流向转向科技行业。与2015年融资资金集中流向金融、地产等传统行业不同,当前两融资金主要青睐科技板块。
03 资金新偏好:科技板块成融资客主战场
杠杆资金的流向揭示了市场的主线逻辑。10月29日单日,融资净买入较多的行业是电力设备、银行、通信、有色金属、计算机、电子等行业。
而非银金融、基础化工、石油石化、商贸零售、房地产等行业则遭遇融资净卖出。
从更长的时间维度看,10月以来融资资金净买入前十的行业中,半导体行业以130.84亿元的净买入额位居首位,通信设备行业紧随其后,净买入额达95.27亿元,元件行业以80.79亿元的净买入额位列第三。
个股层面,硬件设备与科技类企业成为融资资金追捧的焦点。中际旭创以44.71亿元的净买入额领跑,胜宏科技紧随其后,净买入43.82亿元。
阳光电源、新易盛、工业富联、隆基绿能等股票也获融资大笔净买入。
04 券商新战略:扩规模与控风险并行
面对两融业务的持续火热,券商纷纷采取行动。今年以来,已有兴业证券、浙商证券、山西证券、华林证券、招商证券五家券商先后上调融资融券业务规模上限。
招商证券甚至将两融业务规模上限由1500亿元增至2500亿元,单次增加1000亿元,约占其总资产的13.41%。
在积极拓展业务的同时,券商也不断加强风险控制。一些券商开始上调融资保证金比例,如华林证券宣布自10月13日起将沪深交易所标的证券的融资保证金比例统一上调至100%。
国金证券也从8月27日起,将新开立、北交所以外的股票适用的融资保证金比例上调为100%。
与此同时,两融业务的“价格战”也愈演愈烈。更多证券公司加入竞争,融资利率持续下调,甚至逼近证券公司的资金成本线。
05 前景新研判:2.5万亿后的增长空间
2.5万亿两融余额并非终点。根据市场分析,若按两融余额占A股流通市值比例计算,当前2.63%的比例远低于2015年最高峰时的4.54%。
如果按照4.5%的比例计算,A股两融余额规模可达到4.26万亿,潜在提升空间高达1.7万亿以上。
即使按照比较保守的3%计算,两融余额的潜在规模也可以达到2.85万亿,仍有约3500亿的上升空间。
市场行情的发展也支撑两融余额进一步增长。中原证券分析师张刚认为,在四中全会奠定“十五五”规划基调、美联储降息周期开启、中美贸易关系缓和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A股慢涨行情有望延续。
东海证券非银首席分析师陶圣禹也表示:“市场情绪起来了的话,两融规模也还会上升。”
市场仍在变化。10月30日,A股冲高遇阻,沪指失守4000点大关。但两融余额的持续增长,已经为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与十年前相比,如今的两融市场杠杆更稳健、结构更优化、资金流向更合理。
券商们已在为两融业务的进一步扩张做准备——招商证券将两融业务规模上限大幅提升至2500亿元。
这一信号表明,金融机构认为2.5万亿远非终点,在市场稳健前行的背景下,杠杆资金仍有广阔的增长空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