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北约方面发出这种“转向战时思维”的警告主要有以下多方面的因素和影响:
 
 地缘政治方面
 俄乌战争局势的外溢风险
 军事对峙升级的担忧
 俄乌战争持续时间较长且局势复杂多变。北约不断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包括武器装备、情报支持等。随着战争的推进,俄罗斯在军事上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例如加强在边境地区的军事部署等。北约担心这种军事对峙可能进一步升级,直接或间接地卷入与俄罗斯的军事冲突。例如,在俄乌战场上存在误判导致北约军事人员与俄罗斯军队发生意外交火的风险,这种情况下就可能使冲突迅速扩大化。
 地区不稳定的扩散
 俄乌战争已经导致东欧地区安全局势严重恶化。大量难民涌入欧洲其他国家,给各国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带来巨大压力。同时,战争还影响到东欧地区的能源供应、贸易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北约认为如果不采取更为强硬的、具有“战时思维”的应对策略,这种地区不稳定可能进一步向欧洲其他地区扩散,影响到北约更多成员国的利益。
 地缘政治博弈的加剧
 与俄罗斯关系的重塑
 北约与俄罗斯的关系在俄乌战争后降到了冷战后的最低点。北约东扩被俄罗斯视为对其安全空间的严重挤压,而俄乌战争被俄罗斯视为对北约进一步东扩的一种抵制。北约此时强调“战时思维”,部分是为了在与俄罗斯的地缘政治博弈中重新塑造双方关系的战略态势。北约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向俄罗斯传递其在东欧地区安全事务上的强硬态度,试图迫使俄罗斯在乌克兰问题上做出更多让步,同时也为了在未来可能的地缘政治谈判或对抗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
 在欧洲影响力的巩固
 北约在欧洲的影响力在冷战后曾一度面临挑战,如欧洲内部关于建立独立于北约的欧洲安全体系的讨论等。俄乌战争为北约提供了一个重新巩固其在欧洲影响力的机会。通过强调“战时思维”,北约可以将欧洲成员国更紧密地捆绑在一起,强化自身在欧洲安全事务中的主导权,防止欧洲国家在安全问题上寻求其他非北约的解决方案,确保北约在欧洲安全架构中的核心地位。
 
 北约内部因素
 成员国安全需求的整合
 不同国家的安全关切差异
 北约内部成员国众多,各国的安全需求存在差异。例如,东欧的波兰、波罗的海三国等由于靠近俄乌战场,对来自俄罗斯的军事威胁感受更为直接,它们迫切希望北约能够采取更强有力的军事防御措施。而一些西欧国家,虽然与战场距离相对较远,但也面临着能源危机、难民涌入等衍生问题,它们希望北约能够在稳定地区局势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北约提出“战时思维”有助于整合这些不同的安全需求,制定统一的应对策略,避免内部在安全政策上的分歧过大。
 增强内部凝聚力的需要
 在和平时期,北约内部可能存在一些成员国对联盟的军事投入、战略方向等问题的不同意见。“战时思维”的提出可以促使成员国将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共同的外部威胁上,增强成员国之间的团结和凝聚力。当北约以一种战时的姿态来应对外部挑战时,成员国更有可能在军事资源共享、军事行动协调等方面加强合作,减少内部的扯皮和推诿现象。
 军事战略调整的推动
 传统军事战略的不适应
 北约长期以来的军事战略主要是基于冷战时期的地缘政治格局制定的,侧重于防范苏联及其华约组织的大规模常规军事进攻。然而,当前的安全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非对称战争、混合战争等新的战争形态不断出现。俄乌战争中就体现了传统军事力量与现代信息战、网络战、舆论战等多种作战样式的融合。北约认为需要转向“战时思维”来重新评估和调整其军事战略,以适应新的安全挑战。
 军事现代化的加速需求
 为了应对可能的高强度冲突,北约需要加速军事现代化进程。“战时思维”的提出可以为军事现代化提供动力和方向。例如,在装备研发方面,北约需要加快研发新一代的防空系统、精确制导武器等;在军事指挥体系方面,需要构建更灵活、高效的指挥控制网络,以应对复杂多变的战场环境。这种军事战略的调整旨在确保北约在未来的军事竞争和冲突中保持军事优势。
 
 国际格局影响
 全球力量平衡的变化
 美国全球战略的影响
 美国是北约的主导国家,其全球战略调整对北约的政策走向有着关键影响。美国在全球面临着与其他大国的战略竞争,如在亚太地区与中国的竞争等。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希望北约能够在欧洲地区承担更多的安全责任,减轻其自身在欧洲的军事投入负担,从而能够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亚太等其他战略重点地区。北约转向“战时思维”,在一定程度上符合美国的这种全球战略布局需求,通过让北约在欧洲发挥更强的军事作用,美国可以更好地调整其全球军事力量部署。
 新兴国家崛起的压力
 随着新兴国家在经济、军事等领域的崛起,全球力量平衡正在发生变化。北约传统上作为西方世界在军事上的重要联盟,感受到了这种力量变化带来的压力。例如,在军事技术方面,一些新兴国家在导弹技术、无人机技术等领域取得了快速发展。北约通过强调“战时思维”,试图加强自身的军事能力建设,以维持其在全球军事格局中的优势地位,应对新兴国家崛起带来的潜在挑战。
 国际安全规范的重塑
 对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准则的影响
 北约在俄乌战争中的一系列行动以及其提出的“战时思维”可能会对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准则产生影响。例如,北约持续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的行为在国际法框架下存在争议,这种做法可能会开创一些不良的国际先例。同时,北约以“战时思维”应对俄乌战争,可能会促使国际社会重新审视战争与和平的界限、军事干预的合法性等问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重塑国际安全规范。
 国际安全合作模式的调整
 北约的这种“战时思维”也会影响到国际安全合作模式。一方面,它可能促使一些国家重新评估与北约的关系,如北约的欧洲盟友可能会进一步加强与北约的军事合作;另一方面,对于非北约国家来说,可能会推动它们寻求新的安全合作机制或者加强自身的军事防御能力,以应对北约这种更具进攻性的安全态势所带来的潜在影响。
 
 北约这种转向“战时思维”的做法会增加地区和国际紧张局势的风险,也不利于通过和平谈判等方式解决俄乌冲突等国际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