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病毒是引起普通感冒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在开学季防范鼻病毒在校园传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学校管理层面 
 健康监测与报告 
   晨午检制度 
     学校应建立严格的晨午检制度,在每日早晨和中午对学生和教职工进行体温检测以及健康状况询问。重点关注是否有咳嗽、流涕、打喷嚏等感冒症状。对于出现疑似鼻病毒感染症状的人员,应及时登记并通知家长或家属。 
   因病缺勤追踪 
     对因病缺勤的学生和教职工进行详细的病因追踪。如果是因为感冒症状缺勤,要持续关注其恢复情况,要求其在症状消失后凭医院康复证明或经校医评估后再返校,防止鼻病毒的传播扩散。 
 环境卫生管理 
   教室通风换气 
     保持教室空气流通是减少鼻病毒传播的关键。教室应定时开窗通风,每天至少通风3 4次,每次通风时间不少于30分钟。在寒冷天气,可以采用轮流通风的方式,避免室内温度过低影响学生学习。 
   清洁消毒 
     定期对教室、宿舍、图书馆、食堂等校园公共场所进行清洁消毒。重点对桌椅、门把手、水龙头、楼梯扶手等高频接触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可以使用含氯消毒剂(如有效氯浓度为500mg/L的84消毒液),按照说明书进行稀释后使用。地面可使用消毒剂拖拭。对于学生经常使用的学习用品,如文具等,也应定期进行清洁。 
 人员管理与教育 
   减少聚集活动 
     在鼻病毒流行期间,学校应适当减少大型集会活动,如开学典礼、文艺汇演等。如果必须举办,要确保活动场地通风良好,并提醒参加人员保持社交距离,避免人员过度密集。 
   健康教育宣传 
     开展鼻病毒防控知识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主题班会等形式,向学生和教职工普及鼻病毒的传播途径、预防方法等知识。例如,教育学生咳嗽、打喷嚏时要用纸巾或肘部遮掩口鼻,避免飞沫传播病毒。 
 
 学生和教职工个人层面 
 个人卫生习惯 
   勤洗手 
     这是预防鼻病毒感染最重要的措施之一。在饭前便后、外出归来、接触公共物品后等情况下,应及时用肥皂或洗手液在流动水下洗手,洗手时间不少于20秒。如果没有流动水,也可以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手消毒剂进行手部清洁。 
   避免触摸口鼻 
     鼻病毒可通过手 口、手 鼻途径进入人体而引发感染。应尽量避免用手触摸口鼻,减少病毒感染的机会。 
 生活方式调整 
   充足睡眠 
     学生和教职工应保持充足的睡眠,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应达到10小时左右,中学生9小时左右,教职工也应保证7 8小时的睡眠。良好的睡眠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增强对鼻病毒的抵抗力。 
   均衡饮食 
     日常饮食应均衡营养,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的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以及瘦肉、鱼类、豆类等,避免挑食、偏食,以维持身体正常的免疫功能。 
   适度运动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如课间操、体育课上的跑步、跳绳等运动,以及教职工的业余健身活动。适度运动可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御鼻病毒等病原体入侵的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