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车行业,“农村包围城市”是指车企将市场拓展重点转向下沉市场(三线及以下城市,包括县城、乡镇和农村地区),通过抢占下沉市场份额来实现销量增长和品牌发展。当前,车企抢滩下沉市场已成为一种趋势,以下是相关分析:下沉市场的吸引力: 市场规模庞大: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下沉市场覆盖了300个地级市、2800个县城、4万个乡镇和66万个村庄,其人口总数占到了国内总人口的77.55%,经济总量占到全国GDP的38%。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预计到2030年,中国农村地区汽车总保有量超7000万辆,有望撬动一个5000亿元规模的汽车市场。 政策支持有力:2025年6月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发布《关于开展2025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通知》,推动优质资源向乡村地区倾斜。多地积极响应,如合肥市推出7000万元新购车消费补贴,海南昌江对新车所有人给予每辆车2000元奖励等。 消费潜力释放:随着下沉市场消费升级,以及充换电设施建设等“堵点”逐步打通,县域正成为新能源汽车的下一个关键阵地。过去两年来,下沉市场的汽车消费潜力不断释放,激活县域消费已成为各地的政策共识。车企的应对策略: 优化产品矩阵:众多车企推出适合下沉市场的车型,如比亚迪入选新能源汽车下乡的车型价格主要集中在10万元以下,且续航匹配农村需求;长安汽车的深蓝G318等主打耐用性。 加强渠道建设:各大车企纷纷布局县乡一级营销渠道与网络生态。上汽通用五菱6月携手经销商启动“赋能新农村 畅享新出行”活动,人员全面下沉至终端渠道,目标是打通新能源汽车普及的“最后一公里”。 推出优惠活动:车企自行投入资源,推出补贴让利、专属购车大礼包等优惠。五菱新能源下乡活动提供综合优惠至高10888元,涵盖现金优惠、置换补贴等;长安汽车厂家直补最高达2.2万元,金融方案首付低至15%。面临的挑战: 消费特征差异:下沉市场消费者购车预算普遍较低,更看重汽车的代步功能和实用性,对车辆的舒适性配置、智能科技等方面的需求相对较少,且购车决策相对保守,更倾向于选择口碑好、信誉度高的品牌,购车时也更看重亲朋好友的推荐。 基础设施短板:尽管充换电设施在不断完善,但截至2025年5月,公共充电桩的保有量仍然集中在中东部省市,中西部多山区、北方冬天气温偏低地区,新能源汽车的续航与补能便利性仍存在一定短板。 服务体系不完善:下沉市场的汽车售后服务网络相对薄弱,车企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进行销售渠道布局,完善维修服务网点,培训本地化技师,完善配件供应链,以提升用户购车后的使用体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