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高症”消失了?基民狂追高收益基金”是近期基金市场出现的一种现象表述,意味着基民不再畏惧高估值、高价位的基金,而是积极追逐高收益基金产品。具体情况如下:市场表现:2025年以来基金市场表现亮眼,主动权益基金业绩突出,94%的主动权益基金实现正收益,4只基金翻倍,最高回报率达135%。7月份有797只基金净值创历史新高,大量资金涌入绩优主动权益基金,11只基金产品二季度规模激增5倍以上。原因分析: 市场行情向好:A股市场回暖,由DeepSeek横空出世、机器人行业取得进展等AI领域的突破所引发,市场对中国产业升级和中国资产重估的预期提升,投资者风险偏好显著回升,权益投资赚钱效应显现,促使基民愿意追逐高收益基金。 基金业绩出色:主动权益基金年内平均收益高达13.89%,众多基金净值创新高,部分基金老将业绩可观,且多只QDII基金凭借对人工智能和创新药的布局实现业绩爆发,净值涨幅超50%,良好的业绩吸引基民纷纷买入。 监管政策推动:监管出台《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要求强化业绩基准及管理人考核,推动浮动管理基金产品的发行,这有望推动主动投资向更精细化运营,提升投资者对主动权益基金的信心,进而促使基民更积极地投资高收益基金。 无风险收益率下行:无风险收益率下行令偏低风险的稳健投资回报持续降低,投资者为追求更高收益,将资金转向收益潜力更大的高收益基金。风险提示:尽管基民追高收益基金的热情高涨,但市场仍存在不确定性,在热门赛道交易拥挤且盈利颇多的背景下,投资者需警惕短期波动风险,不能过分追高,应保持理性,做好资产配置,避免盲目跟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