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能耗”暖房是指通过高效的能源利用系统和可再生能源技术,使建筑在冬季供暖等方面实现能源消耗趋近于零的建筑。让雪域同胞住进“零能耗”暖房,对于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相关介绍: 背景与意义雪域高原地区,如西藏等地,冬季气候严寒,但煤炭、天然气、石油等资源匮乏,能源供应需从千里之外运输,成本高昂。长期以来,大部分藏族同胞采用燃煤等传统供暖方式,不仅污染环境,而且取暖效果不佳。而西藏拥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日照时数可达3000小时,每年太阳辐射资源量大于6000兆焦每平方米,这为发展“零能耗”暖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具体措施与技术太阳能供暖技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绿色建筑全国重点实验室科研团队提出了西藏高原居住建筑节能技术体系,创建了以太阳能为主的低碳供暖新模式。他们指导建设了多个太阳能供暖工程,如西藏浪卡子县城区太阳能光热集中供暖工程,成为中国首个整个地区完全依靠太阳能规模化区域采暖“示范地”;还有西藏仲巴县太阳能区域供暖工程,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太阳能供暖工程。蓄热技术:团队发明了“分层蓄热、按温度定向取热”大型水体蓄热布水新技术,将蓄取热效率从60%提升至90%以上。例如在西藏曲松县,建有2.6万立方米的太阳能蓄热水池,可在冬季为县城供暖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的区域带来温暖。集热器技术:为攻克常规集热器在青藏高原频繁出现的过热和冻裂难题,团队与企业联合研发出适用于高原低压严寒气候的耐高温抗冻大尺寸平板太阳能集热器,集热性能优于现行国家标准13.9%,并在拉萨建成了我国首条大型平板太阳能集热器高原生产线。智慧运维技术:团队研究掌握了集热场流量、辐照量、进出口温度等的监测和控制原理及技术,并搭建智慧运维平台,结合仿真模拟和机器学习实现故障定位,确保供暖系统的稳定运行。建筑设计优化:新型藏式太阳能建筑实现了对高原太阳能资源的最大化利用,设计了大面积集热采光玻璃窗,配合夜间厚重型保温窗帘,还有自建的阳光间,同时在建筑上采用了南北朝向动态化差异保温技术等一系列太阳能建筑节能技术。 项目成果与推广成果显著:目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团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尺寸平板太阳能集热器、大型水体蓄热新技术,已走在国际领先行列。这些产品和技术在雪域高原推广应用面积接近200万平方米,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超过3.6万吨。广泛推广:团队在西藏多地指导建设了30余处太阳能供暖示范工程,累计在太阳能富集区推广应用建筑面积超过500万平方米。此外,西藏还采取试点加分步推进的办法,启动了阿里地区措勤县、拉萨市林周县等7个试点县(区)清洁能源集中供暖特许经营试点,让更多雪域同胞有望住进“零能耗”暖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