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PVC期货主力合约收盘报4891元/吨,较前一交易日下跌64元,跌幅1.29%,并非此前提及的0.5%跌幅。这一走势是供需矛盾、成本博弈与宏观环境多重因素共振的结果,具体可从以下维度解析: 一、核心数据与市场表现1. 价格与成交特征:当日主力合约开盘4930元/吨,盘中最低触及4882元/吨,最终收于4891元/吨,成交量较前一日缩减12%,持仓量减少2.96%。现货市场同步走弱,华北电石法PVC5型料报价4630-4730元/吨,较上一日下跌50-100元/吨,期货贴水现货格局持续,反映市场对远期预期谨慎。2. 关键矛盾指标:当前PVC行业库存已连续12周累积,截至9月19日社会库存达95.37万吨,同比增加11.76%,华东、华南仓库库存均处于历史高位。而下游管材、型材企业开工率仅50%左右,订单量同比减少10%-15%,供需失衡格局未得到缓解。 二、下跌驱动因素解析1. 供应端压力持续加码:新产能集中释放成为核心利空。福建万华50万吨装置已稳定量产,渤化发展40万吨装置9月下旬提负,浙江嘉化30万吨装置逐步恢复负荷,新增产能完全抵消了河南宇航等企业的检修减量。行业整体开工率维持在76%-78%的高位,周产量约45万吨,供应宽松格局短期内难以改变。2. 需求端改善不及预期:房地产低迷持续拖累内需,2025年1-8月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两位数下滑,板材行业开工率仍处低位。出口方面,印度反倾销税(中位税率超100美元/吨)及巴西日落复审调查压制出口需求,8月PVC出口量环比下降8%,FOB中国报价竞争力减弱,企业转向东南亚、非洲市场的拓展短期内难以形成增量。3. 宏观与成本支撑乏力:国内专项债资金传导至建材终端存在时滞,政策托底效应尚未显现;国际层面,全球贸易流向重构导致中国PVC在印度、南美市场份额被越南、中东企业挤压。成本端虽有电石价格小幅上涨支撑,但氯碱综合利润仍为正,企业缺乏主动减产动力,成本支撑下限随产能投放下移。 三、后市展望与关键节点1. 短期震荡区间预判:技术面看,4850-4900元/吨区间存在成本支撑(当前电石法PVC生产成本约4800元/吨),上方5000-5060元/吨面临高库存与套保盘压制,短期或维持弱势震荡。若国庆前下游出现集中补库,可能触发阶段性反弹,但空间有限。2. 风险事件预警:下行风险主要来自新产能超预期投放(如甘肃耀望30万吨装置提前量产)及房地产数据进一步恶化;上行催化剂则依赖环保限产加码或出口政策松动(如巴西反倾销税率低于预期)。9月下旬至10月初为传统旺季需求验证窗口,若需求无显著放量,价格或向下测试4800元/吨成本线。3. 操作策略建议:投机端可在4950-5000元/吨区间布局空单,止损参考5060元/吨;套保企业可利用期货贴水机会进行卖出套保,锁定生产利润。需密切关注10月上旬检修计划(预计影响产能约200万吨)及房地产竣工数据变化,这两大因素将决定四季度去库节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