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将派出百余名运动员参加东京夏季听障奥运会
田径场上,听障运动员张萌宇和教练用手语反复比划着动作要领,他们正为11月的东京之旅做最后冲刺。
第25届夏季听障奥运会将于2025年11月15日至26日在日本东京举行。来自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约3000名运动员将在这场特殊的体育盛事中角逐21个大项的奖牌。
中国代表团将派出百余名运动员参赛,这是我国第八次组团参加夏季听障奥运会。
01 中国代表团阵容
中国听障体育代表团共计161人,其中包括103名运动员和20名教练员。
这些运动员将参加田径、羽毛球、保龄球、公路自行车、定向越野、游泳、乒乓球、跆拳道、网球等9个项目的角逐。
其中,保龄球和定向越野项目是我国首次派队参加听障奥运会。
目前,各项目参赛队伍正分别在北京、天津、上海、青岛等城市紧张备战,以饱满的状态投入训练和竞赛中。
02 听障奥运会特色
听障奥运会,前身为世界聋人运动会,是专为听力、语言障碍人士提供的体育赛事平台。
为确保比赛公平,参赛运动员不得使用助听器等设备。
这一赛事在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的支持下,每四年举办一次,分为夏季和冬季听障奥运会。
听障奥运会是仅次于残奥会的世界残疾人体育综合赛事,已成为连接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文化、不同背景听障运动员的桥梁。
03 中国听障奥运历程
中国与听障奥运会的渊源可追溯至1989年。
当时,中国代表团首次参加在新西兰基督城举行的第16届听障奥运会,派出8名运动员参加了乒乓球项目的比赛。
1997年,在丹麦哥本哈根第18届夏季听障奥运会上,北京运动员赵晓东夺得男子跳远金牌,实现了中国在听障奥运会上金牌“零的突破”。
2001年意大利罗马第19届赛事中,我国选手张珺在女子三级跳远比赛中打破听障奥运会纪录。
2017年土耳其萨姆松第23届夏季听障奥运会上,中国乒乓球队包揽全部7枚金牌,并收获3银2铜,创下我国听障乒乓球项目历史最佳战绩。
04 运动员备战实况
来自北京的运动员张萌宇将参加本届听障奥运会田径项目的十项全能和110米跨栏比赛。
面对训练挑战,他坦言:“我在训练初期因无法通过语言与教练及时沟通,常常错过关键指导。”
“感谢教练耐心地用手语反复比划动作要领,在我因无法及时领会而紧张并出现急躁情绪时,教练主动带我调整心态。”
张萌宇在国内选拔赛期间,在3天内依次完成了十项全能、跨栏和撑杆跳的比赛,他表示“虽然过程比想象中艰难,但可喜的是十项全能成绩有提升。”
这位运动员动情地说:“能代表中国参加听障奥运会,是我最幸运的事,我要在赛场上全力争取好成绩。”
05 国际参与情况
除了中国代表团外,其他国家和地区也在积极备战。
中国台北代表队也选出了78名选手与20名教练的参赛阵容,将参加11个运动种类的角逐。
中国台北队上届派出51名选手,共夺得3金13银14铜,共30面奖牌,成绩仅次於2009年该地区主办时创下的33面奖牌纪录。
中国台北队本届参赛的知名选手包括上届夺金的网球的林家文、田径的许乐、保龄球谢盛福与陈建豪等。
体育赛场上,当中国听障运动员站在东京的跑道上、泳池里、球桌旁,他们挥洒的不仅是汗水,更是对命运的不屈与抗争。
111名中国体育健儿,将用拼搏的身姿告诉世界——寂静之中,同样有雷霆万钧的力量。
|
|